半岛平台华服+民族:少数民族服饰怎样才不再是“少数”

  服饰       |      2023-09-15 22:36:14

  半岛平台在当下国潮风大放异彩之时,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少数民族,感受各民族“华服”中所蕴藏的独特魅力。

  “少数民族的华服更多地应用于节日与礼仪场合,他们会在衣服的面料、纹样与饰品上下功夫,通过区别于日常场合的着装,盛装出席嫁娶丧葬场合,来表达民族的情感需求与宗教信仰。”湖南设计师协会会员、怀化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任教师喻秋霖介绍。

  几乎占据湘西少数民族人口半壁江山的苗族,为湖湘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创造了丰富的样本,沈从文先生在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赞誉苗族妇女服饰为“中国服装史上的活标本”,其绚丽多彩、风格多样为其他民族所罕见。

  湘西苗族服饰分盛装和便装。盛装(华服)为节日与礼仪场合穿着的礼服,便装则为日常生活着装。

  湘西苗族的盛装有多华丽,从银饰上就能看出来。在湘西,妇女们喜好佩戴耳环、手镯、项圈,盛装之下还会穿戴银签、银披肩与银冠。有人戏称,从苗族银冠的大小,就能直接了解活动的重要程度——银冠越大越隆重。除了一目了然的庞大体积,湘西苗族银冠上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蝴蝶探花、丹凤朝阳、百鸟朝凤、游鱼戏水等寓意吉祥的图样,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

  相比便服,除了扎眼且繁复的银饰,湘西苗族的盛装质地更加讲究、制作更为精细,部位装饰十分突出。如衣袖、衣领、盘肩、衣襟、衣背、衣摆、裤脚等部位都要挑绣各种图案和纹样,式样有100多种。

  “少数民族的服装跟他们民族文化中原始图腾崇拜有关,通过服饰符号中的纹样来彰显民族的情感需求与先祖传承下来的文化。”喻秋霖介绍,“土家织锦、侗锦中出现的纹样也强烈地彰显了这些少数民族传承下来的精神文化。比如侗锦中的万字纹,原型是两条蛇相互交缠,这是一种代表阴阳结合、生殖繁衍的符号,寓意多子多福。”

  作为呈现少数民族服饰特色、承载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非遗技艺,在研究、传承、推广少数民族文化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015年,文化部、教育部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研培计划是非遗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我校在2017年加入该计划,并申报了侗锦织造技艺、民间雕刻、侗戏、花瑶挑花等研培项目。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能充分挖掘怀化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少数民族地区传承人的发展、为乡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以非遗项目带动当地老百姓脱贫增收,同时,也能培育高校相关学科的专业特色、凝练学科方向,形成研究队伍,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怀化学院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侗锦研培项目负责人肖慧芬介绍半岛平台。截至目前,该校美院共举办了9期研培班,培训学员三百余人。

  在怀化,侗锦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不少侗族中老年妇女掌握这门技艺,是她们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有些织娘只会进行基础、粗糙的工艺,有些不懂得如何营销、推广自己的产品,因此,在我们的研培课程中,除了非遗技艺的传承培训,还开设了营销、线上直播、商业摄影等课程,并与国内知名的培训学校合作,以提高织娘的审美水平与创作综合能力。”怀化学院民族研究院副院长姜莉芳介绍。

  “通过侗锦研培项目半岛平台,我们改进了侗锦的原材料,尝试了用丝麻等其他天然材料与侗锦做结合,打散与重构了侗锦的纹样图案库,并对其进行了数据化处理,建立了图腾库与图纹库,更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通过参与造物节等一系列线上电商活动来推广我们的产品。”怀化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织衣集”品牌创始人曹寒娟说,“在此基础上,推进侗锦服饰的大众化,创新是主题。”

  传统侗锦服饰生产存在着时间长半岛平台、成本高、植物染色不利于储存、衣服成品柔韧性与耐磨性较差的问题。“如何通过现代设计理念来降低成本、扩大应用空间,是我们在推广侗锦服饰时首要思考的问题。”她补充道。

  经过尝试与创新,曹寒娟推出了“织锦”与“拼布”系列作品,将现代简约的美学理念与传统侗锦民族手工艺融合,从而让产品更加生活化、批量化半岛平台。

  喻秋霖则进行了将少数民族服装的原始图腾特点融合到现代服装设计的尝试。 2017年,他推出了将侗锦与时装面料相结合的作品《坠锦》,使用侗锦经典“蜘蛛纹”纹样在领口、袖口、前襟等服装节点作为装饰点缀,“在突显民族性格的同时能强调时尚感”。这件作品参加了在长沙市举行的第三届“湘赣鄂皖”四省非遗联展并获得好评。

  2021年,他将蜡染、扎染等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服装设计文化进行碰撞而创作的系列作品《云端之上》,获得了湖南省大学生服装设计大赛金奖。

  “尽管现在都在推广少数民族特色服饰,但少数民族服饰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民族服饰的落地半岛平台,是要让它生活化,让人好买又好穿,民族服饰既要规模化生产,又要控制由于机械化将造成的价值下降问题。当然,如何去发扬民族服饰,不光高校要做,社会也要去做,形成大规模的流行需要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喻秋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