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平台绵阳市专用服装产业园:“织”造百亿产业集群

  服装       |      2023-11-07 20:14:27

  半岛平台实现年产运动鞋2100万双、服装750万件(套)、纺纱3500吨、织布5600万米、印染2亿米……这些数据背后,是绵阳市专用服装产业园的“成绩单”。

  2023年3月,“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园区”在三台工业园成功挂牌。至此,两年时间内,这个专用服装产业园实现了从市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的“三级跳”。

  国内最大的工装面料研发制造企业——绵阳佳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就坐落在这里。企业占地283亩,工装面料产量占全国10%,80%以上产品销往欧洲、美洲、亚洲、中东、非洲等市场,是中国特种工装迷彩面料研发生产基地,中国印染十强,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30亿元。围绕佳联公司,上下游5家企业相继投资落户园区,已建成纤维—纺纱—织布—印染完整的产业链联盟。

  三台县纺织鞋服产业发展较早,包括种桑养蚕、棉花种植、发展棉纺,目前,规划12.5平方公里作为纺织、印染、服装发展区域,是绵阳市规划建设的“两翼”之一高端纺织功能区。

  近年来,三台坚定不移走基于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的工业强县之路,锚定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方向半岛平台,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提升主导产业整体规模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全市率先、全省领先、全国争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园区集聚纺织鞋服类企业23户,以佳联佳禧、鸿星尔克、翰彬霖为龙头,已形成纺纱、织布、染整、制衣、制鞋、家纺等比较完整的纺织鞋服产业链。境内印染能力和运动鞋生产能力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纺织鞋服产业的销售收入占全县工业产值的 1/3 左右。2022年园区规上纺织鞋服企业实现产值62.6亿元,2023年上半年实现产值27.9亿元。

  为提升产业整体规模和核心竞争力,三台工业园区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新建纺织鞋服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用于支持企业“拎包入住”。去年成功签约安吉纳体育总投资30亿元的全省首个服装智能制造数字化产业园项目。

  目前,安吉纳数字体育产业园、雄兴制鞋产业园、秦禾轻纺产业园、宜乐纺织二期等总投资48亿元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抓紧建设,纺织鞋服产业集群式发展加速成势半岛平台。

  (来源:川观新闻)涪城麦冬、平武厚朴、平武天麻、江油附子、梓潼桔梗……11月6日,记者了解到,传统中医药将作为文化领域内容亮相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

  11月22日,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将在绵阳开幕。本届科博会上,将开展行业论坛、主题展览、中医药体验等活动。作为本届科博会主宾国系列活动之一,传统医药文化与科技交流活动有哪些看点,记者提前进行了打探。

  行业论坛碰撞思想火花。本届科博会将举办“传统医学交流会”,邀请主宾国医学领域相关代表、省市级主管部门领导、中医医疗机构代表参加,推介中医药发展成果,了解主宾国医药文化,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和创新思路。

  主题展览“秀”出文化自信。作为人文交流的靓丽名片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中医药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本届科博会将在市中医医院开设中医药文化主题展,以实物展品、影像图片、文字介绍等形式,阐释悠久的中医药历史传统和独特的中医药理论方法,彰显中医药在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成就。绵阳本地的道地药材、中药制剂将一一亮相,展现绵阳丰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深度体验带来多元观感。科博会期间,市中医医院还将开展中医药体验活动,现场设置标本展示区、香囊制作区、中医外治区半岛平台、药材辨识区及膏方熬制区,分别以宣讲、实操、体验等互动方式,让参展者通过近距离观摩学习了解中医药相关知识、体验中医药的乐趣、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绵阳享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半岛平台,是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市、全省中医药产业创建示范市。全市共有中药材品种2150余种,符合药典及地方标准的达366种。涪城麦冬、江油附子和百合半岛平台、梓潼桔梗、平武天麻和厚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三台县成为全国最大的麦冬生产基地,平武县被授予“中国厚朴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