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纺织品服装市场br

  服装       |      2024-05-15 08:28:18

  半岛平台2003年中国纺织行业虽然受到原料涨价及出口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影响,但在国内外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力的提高和投资高涨的共同作用下,纺织品市场运行仍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纺织品市场运行表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纺织品服装消费需求持续扩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衣着类商品消费需求不断扩大。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增长8%和3.2%。从近年城乡居民人均支出情况看,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比重稳定在9%~10%,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比重稳步上升,超过7%,城乡居民支出增长幅度有所提高。同时,消费数量增长较快,2003年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接近10公斤,已超过国际平均水平。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加快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的稳步增长,纺织品服装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销售稳步增长,增速加快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近年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销售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增速逐步加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纺织品服装类商品销售额达3627.3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前两年加快2.8和5.8个百分点,销售增速明显加快,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销售正处于稳中趋旺的发展阶段。

  纺织品服装出口高速增长2003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804.84亿美元,同比增长27.72%,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8.4%,继续保持了纺织出口的高增长势头。近几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棉花的产量和供应相对稳定,特别是国内棉价低于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二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市场需求空间增大,三是受世界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影响,中国加工能力不断增长,生产供给充裕。

  纺织生产实现快速增长,增速加快受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拉动,2003年纺织生产增长较快,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12149.1亿元,同比增长20.75%,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增长幅度分别比2001年和2002年提高13.7和3.4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加快;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其中,纱完成983.58万吨,增长15.7%。纺织生产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满足了国内外市场需求,丰富了市场供应,同时也带动了行业综合加工能力的快速提升。

  市场消费价格持续下降延续近几年衣着类商品零售价格持续走低的趋势,2003年纺织品服装商品零售价格继续降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纺织品零售价格同比下降0.7%,服装零售价格同比降低2.5%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下降幅度分别高于全部商品零售价格0.4和2.4个百分点,城市市场下降幅度大于农村市场,全年下降幅度总体呈逐月减小趋势,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有所好转,但没有根本改变。

  纺织品服装产业集群特征进一步明显近年来随着中国纺织服装市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规模企业的迅猛发展,在一些地区快速集中发展起来由原辅料供应、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销售、配套服务等诸多环节构成的完善的服装产业集群带,分工更加专业,衔接更加紧密,使信息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达到合理组合,降低了成本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提高了效率,形成了一批服装加工基地、服装名牌和服装名城。产业集群使单一企业、单一市场和单一产品的优势转化成为综合优势,形成辐射效应,成为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显著特征。在2002年底确定的首批38个产业特色市镇的基础上,2003年进一步将13个县级市、17个镇作为第二批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特色城(镇),中国服装产业向特色产业区和服装园区集聚的特征进一步明显,促进了纺织品服装市场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纺织行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3年纺织全行业实现利润443.98亿元,同比增长30.26%,利润率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利润增幅高于非国有企业。分季度看,二季度增长速度全年最慢,非典的影响比较显著。

  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为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提供了空间和机遇中国纺织工业是外向依存度较高的行业,而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又直接受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2003年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国际市场纺织品服装消费需求和贸易的增长,为中国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快速增长创造了相对有利的外部条件。

  棉价上涨对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平稳发展产生较大影响2003年9月份以来,国内市场棉花价格快速上涨,11月初国内棉价(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攀升到17608元/吨,每吨比年初上涨约6500元,涨幅近60%,比国际市场每吨高出1000多元,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第一,棉价上涨直接加大了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经营。第二,棉价的上涨影响棉花的收购质量。第三,棉花价格的急剧上涨影响国内棉花市场的健康发展。第四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棉价上涨不利于中国纺织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纺织行业作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受益产业,近两年出口迅猛增长,2003年的出口额比加入WTO前的2001年增长50%以上。据美国海关统计,200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金额增长32.8%,数量增长67%,分别高于同期美国全部纺织品进口增幅24和57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幅分别提高3个和7个百分点,占美国纺织品市场的数量份额达到19.6%,由此引起了国际市场的高度关注和一些主要进口国的贸易摩擦。2003年11月18日美国决定对来自中国的针织布、胸衣、袍服三类纺织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对国内市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是设限使中国纺织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如果设限延伸到新的品种,或被其他世贸组织成员效仿,后果会更严重,将极大影响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

  三是设限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设限的实施,必将导致出口受阻,出口企业将更多地转向国内市场,势必对内销市场产生较大的竞争压力。

  美国对中国部分纺织品设限的影响已开始显现,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也将逐步产生。因此,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高速增长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投资的高速增长引发纺纱产能的快速扩张近几年来,随着纺织压锭后市场空间的扩大以及棉花产量的稳定,特别是国内棉价低于国际市场,纺纱利润空间增大,加上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棉纺业成为投资热点,生产能力进入新一轮增长期。2003年底,国内外市场形势发生变化,一是棉花价格的大幅上涨,影响了产能的继续扩大,甚至造成部分能力的闲置。二是随着能力的增加,产能的短期峰顶已经形成,万锭利润已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利润的下降使能力增长的动力减弱,持续几年的能力快速扩张的态势得到遏制,对棉花需求持续增长的势头也有所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