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季报半岛平台】胀-滞切换关注需求见顶信号

  服装       |      2023-08-03 15:44:53

  半岛平台整体看,棉花市场正在由“胀”向“滞”进行转变;趋势上看,二季度见顶的可能较大。但由于供应端问题不断,交易主题在“胀”和“滞”之间来回切换,整体走势不会流畅。

  一季度棉价主要由印度引领全球、外盘引领内盘。棉价整体维持高位震荡,结构上表现为外强内弱。截至1季度末,中国市场表现为供需双弱,国外市场表现为供应不足、需求强劲。分阶段看,目前供应端边际改善、需求开始受到高棉价的抑制。

  未来行情驱动:主要关注三个问题:1)全球供需缺口的解决路径(增供应or降需求);2)中国供需缺口的解决路径(进口、增产、降需求);3)新疆棉销售问题(短期成本倒挂、长期出口受限)。

  演化路径:1)预计全球缺口,短期通过高价抑制(需求暂时还未受到明显抑制),长期通过增加供应补充。北半球新棉种植前,全球棉价支撑较强;2)国内进口增量有限,目前已经出现高价抑制,但纺织降负荷刚刚开始,化纤替代数量不足;3)新疆棉销售,短期通过基差波动实现,不排除涉棉政策配合;中长期需要调整棉纺供应链,需要政策配套、给供应链调整留出足够的时间。

  策略:1)关注化纤对棉花替代,原油价格不出现明显下跌情况下可关注多短纤空棉花;2)若纺织降负/化纤替代开始大量出现,可关注月差反套机会;3)全球需求出现见顶信号后,可关注棉花趋势性做空机会。

  3)印度:做为中国订单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半岛平台,因库存低、棉花减产,印度引领国际棉价的上涨;

  4)美国:出口需求强劲,但装运进度偏慢,on-call未点价量偏大,有逼仓风险。

  1)全球消费:高价对消费抑制+美国零批环节补库结束,可能导致棉花需求见顶;

  消费者信息指数下降、美国服装批发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可能导致美国补库动力下降;

  2)全球22/23年度增产预期:天气正常情况下,全球22/23年度有效供应+200万吨;

  美国:棉花种植面积增加遭受高价玉米调整,单产需关注得州干旱程度,拉尼娜若在5月转中性有利于缓解干旱。

  印度:面积增长空间不大(在10%左右),单产增长潜力较大,关注转基因棉种的技术提升;

  22/23年度主要产棉国几乎都将增产。由于南半球主要产棉国生产及销售周期比北半球慢6-9个月。巴西、澳大利亚21/22年度棉花的有效供应会主要体现在22/23年度。考虑有效供应,22/23年度主要产棉国几乎都将增加。

  2)纺织企业:高成品库存,负利润,高原料成本,原料随用随买、维持低库存,整体负荷已出现明显下降;

  4)轧花厂:收购成本/销售价格倒挂,期待国际市场及期货盘面拉升解放,截至3月18日,整体销售进度仅为4成,偏慢,面临还贷压力;

  5)棉农:21/22年度种植利润好,但新年度种植成本上升较快,新疆种植受政府种植规划影响和水资源限制。

  6)涉棉政策:发改委已在3月11日宣布增发第一批关税外配额40万吨,未来有可能继续增发进口棉配额。

  1)21/22年度供需缺口弥补路径:棉花进口资源有限,缺口大概率通过挤压消费来实现:一是增加化纤用量;二是整体订单流失至东南亚。

  2)新疆棉销售:短期看,主要是成本偏高问题。长期看,美国对新疆棉限制影响越来越大,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调整供应链。

  3)涉棉政策:可调控工具较多。但棉价在历史偏高位,内外价差倒挂。政策对棉价托底的空间较大,缓解供应紧张方法有限。

  4)疫情。因奥密克戎强传染性和无症状比例较大,防控难度提高。多个亚洲国家和地区放弃“清零”政策,国内疫情防控压力增大。纺织生产、贸易、物流、消费地都可能受到疫情影响而出现短暂停摆。不利于棉花消费。

  截止2022年2月底,国内棉花工商库存616万吨,较上月下降17万吨,仍为历史同期最高。据中国棉花信息网统计,截止到2月底,棉花工商库存合计616万吨,同比增23万吨,环比-17万吨。

  --商业库存:棉花商业库存541万吨,同比增36万吨,环比-15万吨。其中新疆区域内商业库存449万吨,同比增65万吨,环比-9万吨(2月份新疆21/22年度新棉加工量为9.1万吨)。内地区域商业库存75万吨,同比增1万吨,环比-1万吨(1月份新疆棉移库到内地数量14.73万吨)。保税区进口棉库存17万吨,同比-30万吨,环比-5万吨。

  --工业库存:国内纺织工业库存75万吨,环比-3万吨,同比-13万吨。可支配库存(在途、已锁定资源的部分)109万吨,环比-3万吨,同比-20万吨。纱线天,环比上升1.2天,同比上升21天。纱线及坯布库存均处于最近七年同期最高点,且连续9个月库存增加。

  截至2022年2月底,2021/22年度新疆棉累计出运量为109.9万吨,同比减少86.3万吨。

  其中2月新疆棉出运量为14.73万吨,同比减少近20.8万吨。其中公路出运12.68万吨,同比增加6.11万吨,铁路出运2.05万吨,同比减少26.94万吨。

  10月8日,中储棉发布第一批储备棉投放通知。时间为10-11月。仅限纺织企业参与竞拍。累计成交39.5万吨。

  11月9日,中储棉宣布第二批储备棉投放计划,计划投放60万吨。并表示将根据内外棉花市场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对投放安排做必要调整,或可能进一步增加储备棉投放。

  12月1日,宣布暂停第二批储备棉投放。但后期若市场发生较大变化,将适时重启中央储备棉投放。截止11月30日,中储棉第二批储备棉投放累计成交17.7万吨。

  增加棉花进口、提高国储棉整体库存水平。在21/22和22/23年度都操作。

  新疆棉加工530.3万吨,检验524.8万吨。截止到3月22日,新疆棉累计加工530.3万吨,同比-7.8%。累计检验524.8万吨,同比-6.4%。

  新棉销售进度40.5%。根据国家棉花监测系统抽样调查,截止3月17日,新疆棉销售进度40.5%,环比增加1.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落后38.8个百分点。据悉,新疆当地银行对部分新疆轧花企业要求原则上3月底、5月底还贷率达到50%和70%,8月底之前全部还完。

  截止3月18日一周,下游订单依然不佳,甚至有所下滑。市场信心不足,多认为旺季不旺。纺织成品库存继续累积。局部地区受疫情影响,开机率下调。部分库存偏高、亏损严重厂家主动降负荷。

  染厂纯棉类订单减少。染厂订单稀少,交期在10天左右,后市订单向差异化方向转化,纯棉类减少。

  织厂因疫情局部减产。坯布成交依然平淡。织厂反馈接单以散单小单为主,老客户返单稀少。在机单量缩减,常规品种出货偏弱,产销承压。织厂成品库存已达到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部分织厂因疫情减产。还有部分织厂因销售不佳半岛平台,也有主动减产现象。部分织厂表示计划清明节期间放假7-10天不等。对棉纱采购意愿不强,刚需小单采购为主。

  棉纱高库存、负利润、降负荷。棉纱市场成交无明显改善,部分库存压力较大的有低价走货现象,分品种看,含长绒棉的产品走货相对较好。以细绒棉为原料的高支纱走货清淡。常规产品走货尚可,普梳纱好于精梳纱。纺纱企业亏损严重,普遍亏损2000元/吨左右。目前纺纱厂及贸易商库存均偏高,且整体库存继续累积,纱厂开机率出现明显下滑,预计后市持续偏弱,对棉花采购积极性不高。

  3)USDA预期美棉22/23年度面积增长13%,产量增长4%,出口维持高位,期末库存仍偏紧;

  种植面积:因粮食大涨,棉粮比价下降,最有可能与棉花争夺种植面积的是玉米;

  单产:重点关注得州干旱情况。得州干旱将导致得州弃耕率提高,影响单产及产量。拉尼娜持续时间和得州干旱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关注拉尼娜变化。

  按照目前美棉装运进度,恐难完成年出口321万吨的目标。这意味着若后期棉价出现明显回调,出口未装运的美棉可能遭遇洗船等问题,实际期末库存可能高于平衡表预期。

  美棉累计检验387.1万吨,同比增20.7%。截止3月17日,美棉累计检验387.1万吨,同比增20.7%,已超过USDA预测的产量383.7万吨。美陆地棉已检验且满足仓单标准的占比82.7%。

  美棉出口:签约进度99.4%,中国已累计签约21/22年度美棉98.8万吨

  有关2021/22年度美棉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相对权威的报告发布,需关注几个时点:

  2022年2月11-13日,美国国家棉花协会(NCC)年度会议将公布最新的美国棉农2022/23年度植棉意向调查;

  2022年2月24~25日,美国农业展望年会,届时半岛平台,美国农业部将公布首次对2022/23年度美国及全球棉花供需展望。

  2022年5月12日,美国农业部将公布2022/23年度首份供需预测报告;(待出)

  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在2021年,除大麦之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创历史7年最高水平。其中小麦半岛平台、燕麦涨幅超过40%,棉花超过30%,玉米、大豆超过20%,高粱涨幅最小,只有8%。

  农作物种植面积继续增加。根据美国农业部在2月下旬召开的2022年农业展望论坛的预期,估计2022/23年度美国农产品中:小麦、大豆、棉花种植面积增加,玉米种植面积略减。

  玉米价格在2022年大幅上涨,棉花比价优势下降。2022年以来,美玉米期货主力合约累计上涨28%。其中俄乌战争以来,全球谷物及油籽价格暴涨,玉米远期合约上涨超12%。导致棉花/玉米比价优势下降。棉花与玉米在三角洲区域有较强的种植竞争关系,棉花种植面积增幅可能低于预期。

  USDA美棉库销比维持在20%的偏低水平。USDA预期美国种植面积同比增13.2%,弃耕率19.7%,收获面积同比增2.3%,产量增3.3%至396万吨。

  假设美棉种植面积维持2021/22年度水平,不同天气情况仍将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大约100万吨的影响)。

  得州是美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州。最近10年,得州棉花种植面积占美棉种植面积的50%以上,产量占美棉总产的1/3。收获面积占美棉收获面积的46%,平均单产约为美棉平均单产的80%。

  得州干旱程度与弃耕率呈现高度正相关。当得州干旱加剧时,弃耕率明显提升,历史上最高达到62%(2011/12年度)。最近10年,得州棉花的平均弃耕率在30%左右。

  得州棉花的关键生长期为4月(种植期)~8月(结铃期)。9月(吐絮期)~10月(收获期)对干旱不及4-8月期间敏感。

  最近40年,出现强拉尼娜事件时,得州干旱加剧,均表现为弃耕率明显上升或者单产明显下降:如1989年度,2000年度,2008年度,2011年度,2018年度。

  根据美国气象部门的预期,拉尼娜现象持续至6-8月的概率为53%,此后 ENSO过渡到中性的概率为40-50%。

  根据Ni o-3.4 SST 指数的监测,北半球春季,拉尼娜正在向中性过渡。

  若拉尼娜在2022年2季度出现改善并呈现中性,则得州降雨有望增加,产量预期有望达到2021/22年度380~400万吨左右的水平。

  1)出口需求强劲,主要来自美国需求强劲增长以及中国订单的转移,印度国内棉价创历史新高;

  2)21/22年度印度棉花可能产不足需,减少棉花出口的同时还需要增大进口;

  3)21/22年度MSP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印度CCI(国储性质)库存偏低,对市场缺乏调节能力;

  4)棉纺产能大于下游产能,导致纺纱环节利润已经接近盈亏临界点,价格竞争力减弱半岛平台。

  增加进口。这要求给出进口利润,印度棉价可能出现对全球棉价的长期升水(类中国);

  印度棉花种植面积增长空间不大,超过10%以上的增长就可能与其他作物争地;

  印度单产增长空间较大,若及时升级转基因棉种,产量继续提升100万吨是有可能的。

  季风雨对印度棉花种植的影响:除印度北部棉区在6月底之前已完成播种之外,印度中部及南部的大部分棉区随着6月初出现的西南季风雨进行播种, 在7月底之前完成种植进度的9成左右。季风雨出现的早晚直接影响播种进度。6-9月的西南季风雨带来的降水也对当年度单产产生直接影响。

  印度可能引进新的转基因棉花种子。德国拜耳已申请在印度种植新的转基因棉花种子,将高产、耐除草剂的品种带到印度。2016 年底, 孟山都撤回了转基因品种 Bollgard II RRF 的申请,以抗印度议政府针对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拜耳在2018年收购孟山都。目前拜耳已重新提交Bollgard II RRF 的申请,因印度对农业技术公司重燃热情

  印度棉协预计22/23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大幅提升。印度棉花协会预计下年度印度棉花种植面积将增加20~25%。因高涨的籽棉收购价格吸引农民从意向种植大豆、花生转向棉花。数据显示印度棉种的预定订单同比激增50~60%,且强劲需求预计将延续数月。印度棉花协会同时建议将籽棉最低收购价(MSP)适当提高3~5%,对长绒棉MSP提高25%~30%,因印度对长绒棉需求增加。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