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平台汶上:转型“小单快反” 服装产业提质增效

  服装       |      2024-01-09 02:09:51

  半岛平台汶上县鼓励纺织服装企业思路创新,探索从批量生产向“小单快反”模式转型,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眼前这个帅气的外国小伙儿半岛平台,名叫马森半岛平台,来自也门。为了身上穿的这种阿拉伯大袍,他不远万里来到了汶上县。

  济宁哈桑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龙万焕:“他见到我给我的那种感觉就是,我总算找到你了,你家工厂就是我想要的那种,他说我找了你七八个月总算找到了。”

  也门客商马森:“肯定,百分之一百,他们都知道。像找到了很好的东西,找到了我的梦。”

  虽然每次订货不多,马森的个性化订制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哈桑服饰有十多年的大袍生产经验,阿尔白品牌产品畅销阿拉伯和东南亚国家,曾被当做国礼赠送这些国家的首脑。但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半岛平台,最近两年,哈桑服饰陷入经营低谷,一度面临停工倒闭。

  济宁哈桑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龙万焕:“企业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还有跟随我这么多年我的那些姊妹们,他们怎么办?”

  纺织服装产业是汶上县支柱产业,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产各类服装4亿多件。哈森服饰遇到的难题具有一定代表性,当地政府主动出手,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

  汶上县郭仓镇党委书记王建华:“当时正好我们接触洽谈一家青岛的服装企业,以大化小、化整为零的思路,把她这个大厂房租给青岛的这家服装企业,找了一家小的厂房让她去租赁,企业小我们也不怕半岛平台,因为有小不愁大。”

  200万元把自有土地建设的大厂房租出去,再50万元换租镇政府帮忙找的小厂房,哈桑服饰暂时存活下来,生存的方式也开始改变,从大规模批量生产转向开发周期短、小批量、多批次的订单生产。

  汶上县服装产业专班主任王化政:“一个单品最多的销售旺季也就是一周,甚至最多几天的时间就会下架,所以说这个产品一定要往‘小单快反’这块进行转变。”

  为了鼓励这些小企业以创新求生存半岛平台,当地把设备投资奖励门槛由原来的1000万元,降低为200万元。同时推出休闲服饰贷,企业凭信用就可以获得500万元的贷款额度。有了这些扶持政策,哈桑服饰的发展又步入了快车道,2023年申报下来十多项专利,还在附近村镇新建了5个卫星工厂,专门承接像马森这样中小客户的个性化订单。

  济宁哈桑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龙万焕:“我们今年订单量增加了30%,基本上恢复到原来的生产量,我明年这一块更有信心发展得更好,干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