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平台服装厂建在家门口 顾家就业两不愁——柳林县贾家垣乡枣林村服装厂见闻

  服装       |      2024-01-05 15:44:14

  半岛平台寒冬时节,天刚蒙蒙亮,在柳林县贾家垣乡枣林村村口,几个村民便聊了起来。离村口不远的院子内更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枣林村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民就业机会,经过科学分析和多方考察,2022年10月,1100余平方米的服装厂在家门口建了起来半岛平台,缝纫机、锁边机、开袋机、绣花机等专业加工设备一应俱全。不久前,服装厂正式投入试生产,本村和邻村的70余名家庭妇女也正式走上了工作岗位。

  一大早,屋外寒风劲吹,但走进厂里,瞬间暖意融融。宽敞明亮的厂子里,一排排缝纫机整齐排列,裁剪、熨烫、绣花、开袋等区域设置一目了然,三十几名工人早早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缝纫机飞快转动着,“哒哒哒”的声音连绵不断,整个车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据厂长李健介绍,枣林村服装厂主要是生产校服、企业工作服等,试生产以来,已经接了三批次订单。目前工人们全力以赴加工的是为吕梁市留守儿童救助协会制作的运动服,总计700余套,到时收益可达万元以上。

  “这些缝纫、熨烫的手工活,很适合长期在家待着的女同志,多劳多得。”李健介绍说,厂里实行弹性管理,按件计薪,在不影响订单进度的情况下,大家可以灵活调配自己的上班时间。

  “工资按件计算,时间自由,只要踏实干半岛平台半岛平台,每个月挣两三千块钱不是问题。”今年62岁的冯金凤将做好的衣服用剪刀仔细地剪去线头,整齐地堆叠在一起。“工厂就在家门口,5分钟就走过来了,上班多方便啊。”她告诉记者,自己家里并不宽裕,孙子今年还要上大学,儿子在外开销也大,现在家附近办起了服装厂,她每天早上7点多就能来上班,经济上可以给孩子们减轻点负担,还能就近照顾家里,她觉得非常满足。

  村民李改红坐到自己的工位上,把布塞入缝纫机的针尖下,十指翻飞,动作娴熟,轻踏右脚,机器启动,不一会儿,一件衣服就缝制完毕。她告诉记者,以前外出务工没办法照顾家庭,如今既能赚钱又可以照顾家庭。服装厂开始培训时,她每天都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既学到了一门技术,又能赚钱。李改红和工友们在厂里充满了干劲,对厂子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

  像冯金凤、李改红这样的工人有许多,他们大多都是本村和邻村的家庭妇女,还有一部分是劳动能力偏弱的灵活就业群体和年龄较大的脱贫户。服装厂的创办让曾经的家庭主妇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自己的“战场”,也激发了大家靠辛勤劳动致富增收的内在动力。服装厂的成功运行更是为脱贫劳动力提供了就地就近就业平台,有效解决了本村和周边村群众就近就业问题,推动了村级经济实现更快发展。

  “村里服装加工厂项目的建成投产,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让村民掌握了一技之长。下一步半岛平台,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全力把服装厂经营好,争取扩大规模,让更多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稳定长期就业,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枣林村党支部书记康文斌信心满满地说道半岛平台。(记者 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