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平台古代服饰文化“知多少”

  服饰       |      2023-08-17 07:09:26

  半岛平台红裙宽袖、青衫白褂……你是否注意到,如今的街头巷尾,穿汉服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一古代服饰尤其受年轻人的喜爱。服饰之美,不仅满足生活的需要,带来视觉的享受,其发展还呈现了一段时期民俗和文化的特点。古代服饰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古人又是如何染布、制衣的?

  汉服,越来越走入我们的生活。一些高校、社区成立了汉服社团;电商平台上,汉服成了年轻人喜爱的畅销品;各类汉服秀更是屡见报端。承传千载的国风成了时代潮流的元素。

  穿汉服,更要懂得中华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汉服爱好者在着汉服的那一刻,就承担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这一新角色。服饰是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服是从何而来的?

  中国自古以来称为“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与服饰有关。《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这里将帽子、衣服的华美叫作华,将人口众多的国家称为夏。《春秋左传正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可见,华夏一词,不仅指地理层面的,还有文化沉积的价值。

  汉服,顾名思义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装,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据一些古籍资料显示,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在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在古代,服饰不仅仅是衣裳之用,而是包括衣、冠、发式、鞋等一整套礼仪体系。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体风格偏向于凝重、古朴、典雅,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常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所谓“交领”,是指衣服左右前襟重叠,两边相交成领;“右衽”,就是上衣前襟左边长、右边短,衣服前襟向右掩。这一服饰的诞生,体现的是中国古人泰然自若、宽厚仁爱、与世无争的民族性格和人生境界,从某种程度看也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服饰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历代诗词歌赋中都有表现。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更见端倪。据统计,《诗经》300多篇中,有60余篇涉及服饰描写,从中也可窥探先秦时期汉服的材质、色彩和意韵等。

  汉服爱好者之间互称“同袍”,这一称呼也与《诗经》相关半岛平台。《秦风·无衣》一篇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里所说的“袍”透露了当时汉服的材质,也就是填充了麻絮的长衣。麻布衣是当时汉服的主流。

  《诗经》中的《周南·葛覃》篇就生动记载了当时制衣的过程。在当时,漫山遍野的葛麻是人们制衣取之不尽的源泉。葛是一种草本植物,茎可用来做绳,纤维可用来织葛布。从诗歌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人们采集山上的葛草半岛平台、藤枝等,浸泡在流动的河水中,材质不会发臭,再用蒸煮捶打揉搓等方法抽出里面的纤维,细纤维可织成细布,做贴身穿的衣服;粗纤维可纺织成粗布做外套,厚实而耐磨。

  据记载,在先秦时期,葛、皮毛、蚕丝等都是主要的服装材料。葛多为平民百姓制衣所用,以麻布为主要衣着材料的庶民,被称为“布衣”。而皮毛、蚕丝等多为王公贵族所用。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之一,《诗经·秦风·终南》就有记载:“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其他先秦文献里也有羊、狐、虎、狼、黑貂等毛皮做裘服或衣饰的记载。

  《诗经》中,与蚕作、桑、丝等相关的内容多达四五十篇,可见养蚕在当时的地位。据传说,养蚕技术是黄帝的妃子嫘祖发明的,考古学家的发现也佐证了这一说法。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在浙江钱山漾遗址中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绢片;在河南荥阳的青台遗址中,发现了留有丝绸残痕的瓮棺。这些发现都说明,中国先民很早就利用蚕丝编绳、织布等。

  春秋时期,古代服饰就已有“绿衣黄裳”,服装有了色彩,而染色工艺已有较高的水平。

  《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谈及交领和青色上衣;“缟衣綦巾”“缟衣茹滤”等诗句也可看到衣服的多色系。缟是白色的绢,綦巾是指浅绿色的裙。滤是一种麻类植物,通过染色可以变成红色。在当时,服饰已出现红、黄、蓝、绿、白等多种颜色,其中贵族尤其崇尚朱红色。

  《诗经》中不少诗篇提及染料植物,包括柘、蓝、绿、楰等。比如《大雅·皇矣》中提到的“柘”,指黄桑,可用作黄色的染料,用以染制成黄色衣物。《小雅·采绿》云:“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这里的“绿”与“菉”同义,是一种草本植物,可用来做黄色的染料。而“蓝”也是一种草本植物,指蓼蓝等,可用它做青蓝色的染料。

  “在古代技术条件下,蓝色很容易染。”科学松鼠会成员、植物学博士史军说,蓝色的原料也很多,主要有菘蓝、蓼蓝等。《说文解字》有个描述是:“蓝,染青草也。”这指的是当时的衣服染料菘蓝。菘是古语中对白菜类蔬菜的统称,油白菜、大白菜都在“菘”的范围之内,菘蓝比较适合在北方种植,所以也被称为“北板蓝根”。蓼蓝的花朵,像扎成了一束“狗尾草”的小花,它的栽培数量远低于菘蓝,出场的机会并不多。

  中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早在周代,衣服不仅用来防寒保暖,还被赋予特殊的政治、礼仪等功能,从中可以看到先人“思想的形象”。

  先人在特殊场合对服装有特别的要求。比如,正式场合中,贵族身穿与其身份地位相应的服装来彰显身份,同时表达对彼此的尊重。在《诗经·小雅·采菽》中描写了天子赏赐诸侯的场景——“又何予之?玄衮及黼。”“玄衮”指的是绣有黑色龙纹的礼服,“黼”为有黑白相间花纹的礼服。在当时,“皮弁服”也是古代最早的朝服,这种朝服一般采用兽皮制成,多用兽骨和玉石来装饰。“缁衣”也是古代用黑色帛做的一种朝服。

  秦代之前,服饰就形成了“深衣”汉服体系。之后,各个朝代根据时代和社会的特点,形成了各自风格的服饰。

  隋唐时期,汉服在不脱离原本特征的基础上创新。女子服饰中可以看到许多鲜艳的花卉图案,艺术风格强烈,服装更为华丽。而两宋时期更崇尚简洁、清新和质朴。元朝没有强制实行易服制度,民间仍以汉服为主,但蒙古服饰与汉服二者呈现影响的趋势。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诏令天下“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恢复了汉服的传统,服饰款式更加多变。清朝实行剃发易服政策,汉服的传统被迫终止。

  到了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法令,各族服饰文化逐渐恢复。受当时国际潮流的影响半岛平台,国人穿上西式服装,中西合璧的旗袍和中山装,风靡一时。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中国风成为引领的时尚潮流,汉服走入寻常生活,甚至走出国门。

  不少专家指出,并不是说穿汉服就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对汉服和相关文化的认识不能浮于表面,成为形式上的复古。作为“汉服爱好者”,在欣赏汉服飘逸洒脱而灵动的美学的基础上,还应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探索传统的天人合一、包容万物等东方思想和美德。在传播汉服文化的同时,也能弘扬古法工匠精神,结合新时代的特点,赋予汉服新内涵。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半岛平台,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年7月12日,甘肃敦煌雨过天晴,游客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观光游览

  每当幕色降临,晚霞就像一杯泼洒在天空的葡萄酒,把整个黄昏浸在微微的醉意里,光的色彩把原本白色的云染成了血红和金黄色。

  2023年7月9日,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界牌村,农民正抢抓农时进行晚稻插秧。宛如镜面的稻田与错落有致的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夏日田园画卷。

  7月6日,三门峡水利枢纽开启黄河2023年汛前调水调沙,助力冲刷小浪底水库库尾,为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提供后续动力。

  临近七一,位于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青岛中德生态园小学开展童心向党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小学生们亲身感受时代的伟大变迁。

  2023年6月26日,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绿树碧水与蓝天、白云、城市半岛平台、田园相融成景,如同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年6月25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的白云山水库,因水生态环境改善,形成了天蓝、岸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环境。

  2023年6月23日,游人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西洛街道千亩荷塘休闲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