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平台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服饰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往有关中日两国近代服饰文化的研究中,常常会套用一个像“服装的近代化=服饰西化”一样的公式。然而,由于过分强调“西化”这一词,反而忽视了中日邻国之间的相互影响。举个例子:1920年代,在日本的街头可以看见穿着“中国服”的日本人;在1910年代前后的上海,出现了梳着“东洋髻”(日本女性的发型)、身着上衣下裙(汉族服饰)的女性。像这样中日两国服饰文化的交流与共享、服饰混搭的现象,以及当时服装交流的历史概况均处于一种很模糊的状态,至今还未得到任何确切的考证。
在1900至1940年代,日本出现了一股中国研究的热潮,而有趣的是半岛平台,在清末民初(本书泛指1870至1920年代)的中国掀起了日本研究的热浪。在两国的研究之中,服饰文化也是一大热点。
本书有两大特色。第一,利用近代东亚视点,以服饰为媒介来探讨中日两国的交流。其理由是,在近代史中,服饰不仅仅是一个能代表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往往还包含着个人的自我认知。第二,本书在服饰文化研究中导入“他者”(他国)的视角,能为目前中日两国的服饰研究领域提供一些崭新的多元化信息。现存的服饰文化研究成果,大都以“自我”的单一视角为中心,或者针对某种特定的服饰,鲜有主动去研究他国服饰文化的例子。
不仅是在中国或日本,在其他任何非西洋文化圈的国家,当在文化层面讨论“服饰”时,往往都会不自觉地套用“近代化=西化”这样的公式。而在服饰研究领域,更是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将“服装的近代化”完全等同于“服饰西化”。这些研究都是中日两国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半岛平台,对本国的服饰究竟如何被西化这一过程进行论述或介绍的成果。
在近代史中,中日两国的服饰不约而同地受到了西服的巨大影响,这一点自然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前述的研究成果也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反过来看,对“西化”一词过分地强调,往往会导致我们在思考服饰变化的过程中忽略邻国间的交流,乃至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在中日两国近代服饰变化的这段历史上,留下了诸多至今未解之谜。简而言之,在目前的研究情况下,缺乏一种能够认识到东亚文化圈内相互影响关系的新视角。而本书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能填补中日服饰史研究的这片空白。
在日本方面,笔者搜集到了以下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大丸弘通过1920至1940年代的新闻报道、普通日本人对在日中国人的印象,以及参与了中日战争的士兵的叙述等,考察了日本人对中国女性服装的理解。他的研究结论显示,当时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服装表示出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同时他还提及中国服一度在日本流行,这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线索及可行的依据。另外,池田忍通过分析1920至1930年代不少绘画中女主人公身穿“中国服”的表象,得出了以下结论:日本画家所画的“身着中国服的女性”,其本质是穿着中国服的日本女性;而关于“身着中国服的女性”这一题材的绘画,也不过是“用杂交式的方法将中国从西洋中抽离出来后,再带着日本帝国想要接近中国的欲望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被视觉化、为大众所享受的现象”罢了。然而,当时实际出现在日本的中国服究竟是怎么回事,而当时的日本男性、女性和中国服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类似这样的问题他们的研究并未涉及。也就是说,当时在日本流行了一段时间的“中国服”究竟是何物,以及当时流行的背景、状况等至今仍没有一种清晰的认识。
笔者考察日本的报刊及各类书籍(1910至1920年代)中有关中国服饰文化的描述,发现在1910年代以后,出现了很多日本人撰写的有关中国服饰文化方面的文字资料。中日两国百姓在夏季能被允许的身体部位的意识、穿着冬衣的习惯等方面有些差异,这使得部分日本人将当时中国人的服饰生活文化看作是落后的、不文明的。与此相反,在另外一部分日本人中间产生了一种新的“中国服饰观”。他们认识到并且大力赞扬“中国服”可以根据季节来调节体温,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且它体现了东方礼仪,且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进一步来说,他们在比较和服、西服与中国服的过程中,甚至一度出现了认为中国服是最优秀服装的看法。
研究结果表明半岛平台,1910至1920年代中期,其实是日本人对中国服的初步认识阶段,那时出现了用积极赞美中国服的优点来刺激推进改良和服的声音,一部分人明确地表达了对中国服的极大兴趣。接着半岛平台,在中国服的真正流行到来之前,也就是1921至1926年的准备时期,陆续出现一些信号:演艺界的女明星及富裕阶层的小姐半岛平台、太太身穿中国服的照片被刊登在各大报纸、时尚杂志上。这让大众感到十分新鲜与震惊,大大推动了中国服在日本的流行。而等到1926年夏季,报刊上竟出现了不少向普通家庭介绍如何制作中国服的文章。直到1928年,随着介绍中国服的信息越来越多,对许多普通家庭的女性和孩子来说,中国服已然成为一种十分亲近的服装,她们也可以赶上这种时髦了。
综上所述,本书着重探讨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前叶中国和日本如何认识对方的服饰文化,并且重点考察中日两国服饰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况。目的有两个:第一,再次探讨“服装的近代化=服饰西化”这个固定看法是否妥当,研究将阐明东亚内中日两国对对方的服饰文化是否有影响,以及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状况如何;第二,聚焦中国人与日本人对彼此服饰文化的看法,并详细考察两国间服饰交流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情况,试图以“服饰”为媒介来论述近代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